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小我与大我,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就已经被无数人谈了整整七十年了,各种黄钟大吕的余音绕梁而不绝。前有无数宿儒大家,或高屋建瓴、或小中见大、或引经据典、或旁征博引,一次次将其阐述得明了细致。对于每个青年而言,爱国、报国、建国的道理恐怕都是耳熟能详了。所以我不敢班门弄斧与先贤媲美,自然也不愿步人后尘,拾人牙慧。在这里我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身逢前所未有的盛世,我们应当如何效仿古贤所言,做一名秉毅守节,志存高远的新时代青年呢?
习主席说过: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是啊,我们都在求索中国梦的大道上踽踽而行,途中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致,也不乏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迷离幻象。习主席说过: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是啊,我们都在求索中国梦的大道上踽踽而行,途中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致,也不乏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迷离幻象。而坚守住自己的梦想就等同于坚守住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巴金曾说:“理想从不抛弃苦心孤诣求索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或许,现在的你正身陷泥潭、正为繁琐的生活做着难知结局的奔走,一时的疲惫与失败令你无奈到想放弃你的梦想,但最后却又舍不得,因为有了梦想就像心中有了灯,照亮了你所有的黑暗。
由此观之,我们只有把心系人民作为准则,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不会与国家和历史脱节,被虚假的海市蜃楼引诱得偏离了追梦的道路。君不见西南联大众君子,夫子坐而论道,青年起而行之,教授传道,学生实践,任由外界风声雨声雷声导弹声,他们置若罔闻。近在咫尺的空袭轰炸无数次危险着他们的人身安全,可他们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依然焚膏继晷地进行着自己的学术研究,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有朝一日能以一介书生之力扭转这破碎山河!反观那些仅顾个人私利而宁愿委身成为走狗但求苟活的达官贵人们,偶合容说,身尊体佚,百载之后,与物俱殁,不过而已。这样的人在历史铜炉中一番煅烧过后,连余烬都不会剩下一毫。当年两弹一星的功勋元老们,远洋留学,外国用以挽留他们的条件是超乎想象的,可他们依然放弃了这些微不足道的身外之物,毅然返华,他们用那青年的浩然报国之志,最终爆发出那声了让全世界为之震动的巨响!那是苍颜白发下始终意气风发的青年灵魂的兴奋怒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先烈事虽陈,但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将是后世亘古不灭的指路明灯,我们应时时念之师之。可单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远大志向,却永远只付诸于口头上到高呼,这是远远不够的,“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再宏伟的梦想画卷,也需要我们用奋斗的汗水与热血去勾勒点缀。夙兴夜叹辗转反侧是于事无补的,空有朝思暮想百般思量也不会马到功成。正所谓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于细微处才见真章。那是在事无巨细,细致如一的良苦用心里,星星之火,可聚燃成中华崛起的万丈火焰。今有耶鲁毕业大学生秦玥,回乡当村官,不图高薪好待遇,只欲为民谋福祗。鲁迅以笔救华夏,以一腔孤勇挑破旧社会的黑暗,如同外科手术刀般的文字,针砭时弊,切割着封建余孽的烂肉,又如黄钟大吕之音,震醒已沉睡太久的国人。这些都是因实干才能迸发巨大的力量。空谈之声即使再热血澎湃,也难匹在风沙如跗骨之俎的荒漠护林者手上的厚茧,比不上毕生埋头于重峦叠嶂的科研书籍的科学家们的弯曲脊梁,更敌不过数十年如一日戍守边疆毫无怨言的解放军战士的坚毅眼神。盛世青年,当如此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此时正是书生意气浩然于胸之际,面对这机遇与挑战伴生的时代,作为千禧一代的青年,我们不止要克己复礼,一日三省,时刻不能停止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汲取。而且不管是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都应心怀天下,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国共呼吸。即便不能做到先贤所追求的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也可以尽自己绵薄之力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的心跳与祖国同频共振,光荣岁月七十载,又携书剑路茫茫!
(作者系民进沈阳市第五十二中学支部 银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