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基层动态 会员风采 学习园地 历史钩沉 艺苑风景 信息公开
家乡沈阳四十年光影
发布时间:2018-08-07 来源:null 投稿人:民进苏家屯区工委 牛晓丹

巷是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盛装。社会主义高楼大厦,矗立在古老的沈阳。那是我常年居住的地方,自力更生重建家乡。”相信做为沈阳人,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哼起歌来。

2018,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见证着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深有感触这40年间,沈阳在改革的春风中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还记得沈阳百货商店里的轻工品柜台吗?那时候的我使尽浑身解数,满地打滚就是为了让妈妈给买辆三轮童车,结局必然一顿胖揍。因为那个时候妈妈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多。那个时候商铺很少,哪像现在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专卖店……的确良、朱丽纹、喇叭裤、蝙蝠衫都是当时非常时髦的元素。而如今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长辈就会囤积许多大白菜,冬季我们的餐桌上也是单调的土豆、大白菜、酸菜等蔬菜。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面才买来鸡鸭鱼等肉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代人非常怀念儿时过年时光的原因之一吧。今的我们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小时候非常羡慕住在工人村楼房里的人,总想着什么时候我家也能搬到楼房去住。如今,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我们沈阳人生活品位的提高。

儿时,马路上汽车很少,有也是解放牌的大解放。谁家有永久牌的自行车都是相当阔气的。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那时候走亲戚,从沈阳坐车到大连,过了六个多小时才到。而现在,仅仅需要23个小时。现在我们看沈阳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动车,高铁列车;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们的沈阳正悄悄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的日子更需要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去关注周围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文明的理想,用行动去肩负文明的重任,让我们一起为家乡沈阳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委员会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