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基层动态 会员风采 学习园地 历史钩沉 艺苑风景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艺苑风景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民进会员、沈阳京剧院著名青年演员常东
发布时间:2012-04-26 来源:null 投稿人:刘庆国



 

 

今年初,一出30年多年没在中国京剧舞台上露过面的《骆马湖》在沈阳京剧院梨园剧场鸣锣开幕,台上演员扎实的武功,高亮的嗓音,俊美的扮相,出众的气质,文武兼备,长靠短打均博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受到了京剧界老前辈和同行们的高度赞扬。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三届中国京剧戏曲研究生班研究生常东。

 

儿时苦练打基础

 

 常东1967年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父亲常和是阜新市戏曲剧院京剧团的言派老生。他1981年考入营口戏校,专工武生。其实在他考入戏校前,刻苦的练功就已经开始了。常东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京剧,少年时就随父亲练功。说到儿时练功的经历,让常记忆犹新的是家中树上系着个吊环。“小时候,每天父亲都让我的脚伸进吊环中,用绳子将脚拉过头顶,站在那背诵戏文的唱念,放下吊环又是无数次的踢腿,最后是翻筋头,天天如此。当时真是很苦,但苦也不敢说。”小时练功的同时,并在其父的口传心授下研习言派艺术,幼功极为扎实。1987年他毕业分配到营口青年京剧团,开始了他京剧表演艺术的生涯。

 

寂寞守候增技艺

 

  学习京剧是寂寞的,坚守京剧更是寂寞的,但常东凭着对京剧事业的执着追求,默默坚守着这份寂寞。从几岁开始练功,到成为一名专业京剧演员,常东为此付出的太多太多。因为京剧不景气,很多京剧演员都改行,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常东,他依旧醉心京剧艺术,一丝不苟地练功,兢兢业业地唱戏。1999年,常东调入沈阳京剧院。在沈阳京剧院先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云鹏为师,近年来,在恩师王金璐的教授下,技艺更为全面而精到。常东的戏路很宽,文武老生皆能,长靠短打俱佳。他擅演剧目主要有、《夜奔》、《小商河》、《驱车战将》、等。

 

知难而上迎挑战

 

文章开头提到的《骆马湖》是常东这次个人专场演出的第一场,他并没有表演驾轻就熟的《挑滑车》、《锤震金蝉子》等剧目,而选择了足足有30年没在中国京剧舞台上露过面的《骆马湖》。这样的亮相显示出常东的几分自信。《骆马湖》在200年前就被搬上了京剧舞台,但近30年没有人再演过这出戏。2005年夏天,常东的恩师王金璐专程来沈阳,手把手把这出戏传授给了常东,在酷暑中,师徒俩一丝不苟,经常练得一身是汗。经过几个月的学戏,常东开始在舞台上实践。为了检查“作业”,老师王金璐特别安排他的儿子王展云来沈阳“督查”。

从前在《骆马湖》饰演黄天霸的都是杨小楼、黄月山、李吉瑞,李万春、王金璐、高盛麟等京剧名家,常东再演黄天霸,对自己绝对是一次挑战。常东信心十足地表示:“《骆马湖》是一出武生大戏,我在剧中饰演黄天霸一角,这个角色积攒着历代武生的精湛技艺,我希望自己能够很好地驾驭这个角色。”

  

辛勤耕耘结硕果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常东的付出终于有回报。从第一次拿到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后,奖项不断:2001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但最让常东欣慰的是2005年捧得的中国戏剧梅花奖。

为表彰常东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今年初,在常东个人专场演出的现场,市委、市政府为他举行了庆功表彰会,市文化局决定奖励常东30万元。市长李英杰在贺信中讲到,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能在国家级的大红榜上题名,这既是常东同志的光荣,也是沈阳京剧院的光荣,同时还是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全市的京剧“票友”和广大人民群众都会为之欢欣鼓舞。如今要进一步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就更加迫切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们的优良传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名角”、名人。市长李英杰希望全市文艺工作者像常东同志一样,以更执著的艺术追求、更职业的奉献精神,为弘扬国粹艺术、繁荣文化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无疑是对常东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最好奖赏。

参政议政尽职责

 

 1997年,常东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一名民进会员。2002年,他又被增补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虽然常东平时的演出、排练工作非常繁忙,可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时刻不忘。他平时利用演出的间隙和外出的机会注意观察,了解情况,特别留意关于文化方面建设的信息。几年来,他参与提出了《关于设立武打演员“专项基金”的建议》、《关于加快解决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市群众艺术馆项目拖欠工程款的建议》、《关于尽快恢复县、区文联建制,成立企业、高校文联,加强沈阳市文艺创作队伍的基础建设,多方位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建议》、《关于整治黑三轮营运的建议》、《关于延长公交车收车时间的建议》、《建设梨园雕塑文化休闲广场的建议》等等。在他的提案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关于全市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有关于市民出行休闲的问题。他常常感到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几年来,无论演出排练多忙,他都积极参加民进组织和政协的活动。在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60周年的演出活动中,常东正赶上一次重要演出的排练。他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这次演出,然而他确准时出现在演出的现场,表演了精彩的京剧清唱,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常东就是这样,不仅对待艺术一丝不苟,对待民进组织和政协的会务工作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几年来,他多次积极主动参加民进和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进组织和政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感恩之情挂心间

 

  在为常东召开的庆功表彰大会上,常东的“获奖感言”中说的最多的是“感谢”。那一声声感谢中透着一份真诚。

 为了培养常东,沈阳京剧院为他创造了很多机会,还是在他很年轻时,剧院就安排他在很多大戏中挑梁主演。他也非常感谢妻子。谈到自己的家人,常东满脸的愧疚之意,“欠他们的太多了。由于演出、上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现在家里的活全是我爱人去做。为了我,她甚至放弃了京剧舞台。女儿现在上六年级了,我从来都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这是常东的肺腑之言,然而需要感谢的又何止这些,还有父亲、老师、同事……,常东把所有感谢的话语都化钻研业务的动力,用一个个光鲜亮丽的舞台形象,来感谢所有人对他关怀和帮助。

 

勤学苦练展未来

 

为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常东于2003年考取了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他时刻在提醒着自己,到研究生班不是镀金来了,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学真本事,蜻蜓点水绝对不行。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多学多悟多演,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面对当今京剧舞台上的表演方式、唱腔、服装等一些变化,常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反对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继承,在继承还没有做好的时候,谈创新其实是没有生命力的。作为2001年央视“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武生组第一名和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常东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特别是在探索武戏新剧目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年的研究生班学习,使常东在一些方面有所感悟,在挖掘保护传统剧目的同时,走出一条符合京剧表演艺术规律的创新之路,也许这正是常东的追求所在。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委员会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