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沈阳市级组织成立时我才26岁,如今我已到86岁高龄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沈阳民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步步稳健,慎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来之不易。60年来的历程,是跟共产党走的60年,组织健康发展的60年,光荣传统的60年,成绩辉煌的60年。
市民进的发展历程有我一份参加过程,出力出汗不必说了,看见民进的发展壮大,我由衷感到喜悦,也十分骄傲。
一、成立大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我是1952年10月16日从东北局统战部调入民进做筹建工作的。没有办公地址,临时吃住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半个多月后南市区北三经路75号倒出来一处二层小楼,开始了筹备事宜。没有伙食上街买着吃,后到附近市苏友好协会食堂去搭伙。我做预算请经费,找家俱厂家订做沙发、卷柜、办公桌椅、选购打字机、自行车、文具、铁床等必备用品。选调收发员,通讯员、厨师、总务、会计、勤杂人员,开始了机关办公条件的初步起步工作。
二、民进沈阳市分会筹委会建立。
1952年11月30日,成立大会在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现辽宁宾馆)举行。有19名会员参加了大会。
出席大会的领导有,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副书记林枫、第二副书记张秀山、秘书长张明远、组织部副部长郭峰、宣传部副部长刘芝明、统战部秘书长关山復、东北总工会主席张维桢和副主席宋平、东北妇联主任郭明秋;东北人民政府管理局长邓禹、人事部副部长冯秉天、东北日报社长李荒、东北新华社长杨庚、共青团东北区委副书记杨海波;沈阳市长黄欧东、副市长焦若愚、中共沈阳市委秘书长张力克、组织部长胡亦民、统战部副部长候杰;民革东北总支部主委宁武、民盟东北总支部主委高崇民、秘书长关梦觉,九三学社召集人钟俊麟,民建沈阳市主委巩天民、工商联主委卢广绩。师范院校、中小学、专科学校、教育行政的党政领导及有关人员等300余人出席了大会。
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副书记兼统战部长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枫作了重要讲话。民革宁武、民盟陈光舟、民建巩天民代表各自党派致贺辞,车向忱感谢各位贵宾准临大会。
会场横额、扩音器由交际处负责布置,没有安放录像、录音器。民进中央特派梁明来沈帮助筹备工作,她提议买一个一米长的白绸布、砚台、毛笔让来宾签上自己名字留作纪念。
三、发展会员建立基层组织
机关建设在逐渐形成基础上开始发展新会员,建立基层组织工作。我骑自行车跑向沈阳1中、东北实验中学、东北工农速成中学、3中、6中、7中、9中、10中、11中、14中、16中、18中、19中、20中、25中、26中、27中、28中、回民中学、32中、33中、34中、37中、48中、49中;十纬路小学、府北小学、小东小学、长安小学、勋望小学、景星小学、歧山一校、天山一校、南昌小学、文庙小学、华光小学、小西小学等;沈阳师范学院、冶金机械专科学校、机器制造学校、城市建设学校、林业学校、第一师范学校、铁路中学了解、考核、发展了一大批具有业务能力的学科带头人,群众中有较好影响的骨干入会。入会审察比较严格,当时我经市教育局人事科长李年成的批准,借阅人事档案,在弄清申请人的历史结论后发《入会申请表》保证会员质量。
发展一批骨干会员,打好基础,为以后创造有利条件。我向各有关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争取党政的支持和帮助,征求意见,请求帮助推荐人选,如东北实验中学、东北实验工农中学、1中、3中、11中、34中、37中;冶金机械专科、城市建设学校、机器制造学校、一师、东北人民出版社;部分小学校曾热情帮助介绍些骨干教师作为民进发展对象。如东北实验学校的杨明书、钱永耀、王鹤年、何佩镛、钟启哲,东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的刘春、汤吉玉、商闻等,都是教育教学骨干,在教育界很有代表性,有相当的社会影响,他们的入会,不仅充实了民进基层组织的领导。而且也为以后的组织巩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努力,被上级领导们认可,有的成为会内省、市级领导人。
建会初期,我从伪满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中发展新会员。沈阳林业学校裴志超、张立中、苏思普、钟万全、王健民、王震三;皇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立盛、七中柳长青、师专冯玉明、工农中学刘春等均属伪满奉天农业大学出身。苗树仁、钱永耀、何佩镛、商闻、高星清、佟敬安、关澂清、谢苍、张玉敏、付启运、裴毓文、赵庆忠、薛兰盛、娄清新、王金炼、高光狄、马庆时、李英、徐庆桐、隋继周是伪满吉林高等师范出身。杨润民、安永升是伪满建国大学,刘名亮是伪满法政大学出身的。
我又从伪满“国民高等学校”任职过的老教师中发展一批新会员。如王鹤年、刘景昆、郭厚德、于尔勋、毕醒贤、汪润泽、张佩明、白友寒、刘中汉、王作珣、王荛赓、宋庆祥、张桂林、白奉圣、文士杰、李中华、徐显民、袁作海、陈永康、赵琛、岳东藩、李树棠、宛振昇、崔国恩、张海宽、曾庆赋、周从弼、刘桐轩等带动一批人入会。
四、党政领导的支持功不可没
民进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它们的大力帮助。回忆记述如下:
1、区委统战部的支持。
皇姑区:宋万盛、衣部长、荐维成;王金山。
沈河区:胡部长、李群;崔钟慈。
大东区:王德泽、孙德正部长;关淑章、张盛男、丁忠喜。
铁西区:梁秉友部长;苏继宏。
和平区:刘俭部长。
苏家屯区:贺云学部长。
2、大专院校党委、总支
辽大:卜风翔;张新文、康润英
师范学院:鲁振昌、宋羽;田翠芝。
机电学院:宣传部长;女干事。
建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张部长
冶金机械专科:高克林书记;宋定生。
农学院:张惠林部长,宁长信。
一师:王襄忱书记;许泉、佟毅功校长。
后一师:鲁文远、姜志樹书记、佟校长。
3、市区教育局
人事处:罗玉復处长;张恩荣
大东区教育局:唐玉明局长;人事局副局长。
和平区教育局:宋局长
铁西区教育局:刘军局长
4、中学
1中:于司门、李彪、佟执中、范校长
3中:周復,李江春
10中:赵家实、刘光裕
11中:李维周、荐维成
5中:徐婉
26中:李秀岚
37中:孙翠芝
50中:党总支
66中:刘校长
106中:张书记
铁中:陈书记
东北省实验中学:候澄、彭程、张书记;何宗传校长等;王连纯
东北工农中学:陈书记、张天翼校长
音乐学院:于书记
勋望小学:张茂祥校长
京剧院:李麟竟院长、佟士毅院长
评剧、曲艺、杂技团党委
五、协助会员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风的风雨,给会员带来不小的冲击,产生了一些冤假错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请求民进市委协助予以平反。当时我觉得事情比较难办,弄不好自己会被视为右倾,另一方面认为会员所在单位的后遗症,我们怎能搬弄过来。我多次接待申诉会员来访,认真听取意见,决心代表会员正当权益合理要求、插手政协平反,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得到平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起:一是,原民进市委副主委吴世隆文革被抄家,遣送回原藉一案。九件贵重皮袄应还不还,要求赔偿损失。我数次到沈阳机电学院反映,要求按政策落实,一家挤在一间大教室里,室内阴凉,又无厨房,十分困难,也请学校一并解决,大约一年多,合理要求,终于得到落实。二是,原大东区小东一校高级教师李得水,1960年被退职下乡,生活断了路,老伴瘫痪,无法维持。李解放前在通化市当教员,误入歧途,参加国民党为区党部宣传委员,过不些日子通化解放了,来沈阳参加教育工作。这段历史如实向组织进行了交待,结论:不以历史反革命论处,按一般政治历史结论。谁知1960年动员上山下乡,被戴上大红花“光荣”下乡下,公职没了,生活无出路,几次来会反映,希望帮助解决困难。我作为组织处长感到落实难度很大,暂安排到民主党派机关收发室值班值宿,解决生活困难,另一方面我多次到大东区教育局、统战部、人事局、区落实政策办反映。经过几次反复,据理力争,终于“三堂会审”,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恢复公职办退休,又几次跑教育局联系,解决了住房。三是,民进市委机关干部李任红1963年“替地主家庭反把倒草,有一农民被投入监狱”被开除公职。此案是市委统战部审于办公室下的政治结论,想要推翻极为困难。本人一再申诉冤屈,要求平反,我接受申诉也难于动手。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的精神,与机关干部李振忠同志两次往返庄河县调研,终于发现历史结论的失误点:李代表地主婆因出庭,告败了孙家父子侵占山林地界,法庭上挨打,解放后孙家父子写信控告李有反把倒算行为,陷害农民,事实是两家打官司,性质属于地界之争,当地并未进行土改,不构成反把倒算行为,经统战部部务会议决定,推翻原历史结论,恢复公职,十七年冤案终于昭雪。李感激涕零,甘愿奉献,无偿为民进工作了十多年。
六、服务民进努力做会员的贴心人
作为组织处长我有缘与民进会员长期保持着联系,对大多数会员的出身、学历、业务等比较熟悉,经常参加组织生活,家访或下基层与会员建立了友好感情,会员生病住院,代表民进市委到家或医院探视,带来组织关怀。如林朋、王吉人、广庄璘、文士杰、刘景祥、闫晓峰、杨和村;市委副主委李文辉退下来,利用星期假日经常到家看望,通告会务信息。探望心脑血管患者毕醒贤、裴志超、张谏、章慕曾、王荛赓、王承喜、高星德、裴毓文、李浓荪、何国权、金魁祥、金永会、王金钟、王占林、付爱光、王桂芝、苗贵丰、李正本、张泽厚、杨晓光;重病者佟毅功、冯家栋、张玉敏、于尔勋、魏霁青,史永;高龄者李学盈、郭效汾、白友寒、王大泽、王素公、宋庆祥、郭承权、李国风、刘宗汉、安泉溥、熊志仁、陈景善、何彩云等;已故老会员、老领导的遗孀戚景龙、吴世隆、杨明书、王鹤年等,给予这些丧偶老人的心理支持,精神安慰,放松孤独感。总之,会员已故,我们必到家或医院慰问,参加遗体告别达几百名之多,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里,影像不时涌现眼前,留恋不已。
七、大型参观项目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溶合
60年来我联系组织会员到大型企业、农村去参观、举行座谈会,促进思想蜕变,追求进步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回忆起来,感慨颇深,终生难忘。参观的那些项目,现回忆叙述如下:
1、大型企业参观
鞍钢高炉、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薄板厂、机床一厂、电缆厂、变压器厂、辽宁设备试验厂、五三厂、风动工具厂、鼓风机厂、水泵厂、高低压开关厂、东北制药厂、中捷友谊厂、啤酒厂、蓄电池厂、铸造厂、电机制造厂、油脂化学厂、华光灯泡厂、新生化工厂、大北监狱、八家子水暖发电厂、松陵机械厂、黎明机械厂、抚顺石油一、二厂、东西露天矿;长春街一汽车船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大连造船厂等。
2、去闻名场所、景点
沈阳大北监狱、抚顺战犯管理所、平顶山遇难同胞展览馆、万人坑、抚顺煤矿养老院;雷锋纪念馆;大伙房水库、张作霖基地、旅顺监狱、旅顺白玉山、东鸡冠山、电岩砚台,军港码头;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周恩来少年读书遗址、铁岭银岗书院周恩来少年读书遗址;开原景业民乡安业民生产队参观及慰问烈士父母。
3、参观浏览项目
于洪区大青村中朝友谊生产队、东陵区高坎公社大队;长春伪满皇宫、南湖公园。棋盘山水库、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园、动物园、沈阳西湖、北陵、东陵、故宫;长春伪满皇宫、南湖公园;千山风景区;锦州笔架山、医巫闾山、西山公园;山海关、兴城古城及海滨、秦皇岛观海、北戴河、燕塞湖;丹东锦江山、鸭绿江游船游览;本溪水洞;北京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景山公园、北京香山、卧佛寺、明地下宫殿、十三陵等。
八、我对民进更加热爱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
我在市民进工作经历,从1952年起始至1962年一共10年,1977年起至1992年离退,前后两段共25年,其余时间在中共沈阳市委统战部或下乡插队落户、新城子区委。
1977年民主党派恢复了组织活动,我担任组织处长兼办公室主任、正、副秘书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主党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我们的认识开阔了,思想解放了,民进工作顺畅了,组织发展出现了新局面。我先后到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大学、黄金学院、省市教育学院、省市艺术幼儿师范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中医专科学校;一批重点高中、小学;京评话杂曲剧团、科技与春风文艺出版社,数家电影院等单位发展了一批知名正、副教授、讲师,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画家、著名演职员入会,又新建起若干个基层组织,会员层次质量明显高于前期,对此我感觉十分欣喜骄傲。
九、我受民进实惠最多的人之一
我是接触市委会领导人最多,聆听教诲最受益人之一。在民进市委会成立的60年里,历届主、副委中车向忱、牛平甫、郭效汾、戚景龙、李学盈、李文辉、刘春、李春培、苗树仁、杨明书、郭承权、吴世隆、苏士哲、高士品、王玉、王炳舟、张新清、梅冬、王玲、刘斌等人的求真务实,平易近人,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会,团结、鼓励、亲密的风范、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们提高进步很快,激励着我全身心地投入民进组织建设中来。他们的教诲,概括起来的共同话语是:“听党的话,紧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主动争取党的领导做不好,民进工作则一事无成”,“学习学习再学习,思想改造到老不松懈”,“积极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做能带动一群鸽子飞的人”,“做革命的促进派,绝不做拖革命后腿的人”,“你们的表现不好,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呀……”。民进领导人的楷模,为广大会员做出了榜样,以上话语,至今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
回顾民进的历程,我有机会参加一些重要会务活动。我参加过民进全国第二、四次代表大会小组秘书工作,历届省、市民进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一些省、市的专业会议、座谈会、工作经验交流等,提高了专业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是民进领导培养的我,使我进步成长,给予我动力,使我真心诚意为民进的建设发展竭尽全力。在民进沈阳市委成立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不断受益的我,谨以个人的切身感受,沐浴民进给我的温暖,写出自己的几点回忆或感想,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民进工作再现新辉煌。
注:有些人名字已记不起来了;其他事项如教育经验交流、干部培训、形势报告会、没有谈及更多,没有展开叙述,所述内容有些遗漏或不完备在所难免,谨致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