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基层动态 会员风采 学习园地 历史钩沉 艺苑风景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钩沉
献身教育的楷模 诲人不倦的良师
发布时间:2013-05-28 来源:null 投稿人:王宁 赵艳芳

--怀念老教育家李学盈

  

   李学盈先生于191095出生于辽宁新民原名李清俊,回族。学盈先生194712月在沈阳市私立伊光中学参加革命工作,1951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5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99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政协辽宁省委员会民族工作组组长,中国民主促进会辽宁省临时领导小组副组长、沈阳市临时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民主促进会辽宁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沈阳市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兼),政协沈阳市第八届、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学盈先生于19938月离休,2009125因病去世,享年99岁。

学盈先生终身从教,是人们敬仰的楷模和诲人不倦的良师。他勤俭朴素,从不计较个人私利。他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发展新中国的基础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198910月,在学盈先生从教60年之际,《学盈的跋涉》出版了,时任辽宁省政协主席徐少甫同志特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立志教育救国  实践“平民教育”

1928年,学盈考入了东北大学教育系,并结识了车向忱老师,聆听了车老对“平民教育”的精辟见解及对时局的严谨论述。从此以后,学盈以车老为导师,在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中豁然开朗。他决心学好教育理论和知识,为“教育救国”献出毕生的精力。

学盈认为,平民百姓的愚昧无知,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新文化教育,当他们一旦有了文化,就会自强不息。他热爱家乡,挚爱乡亲父老,决心以“教书先生”的天职担负起“平民教育”的重任。

1928年到1931年的六个寒暑假,学盈的全部时间是在从事“平民教育”中度过的。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岁月里,洋货铺、外国摊充斥着中国市场,大街小巷“洋”字牌号铺天盖地。结合搞“平民教育”,学盈把抵制日货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每年寒暑假期,学盈安排好计划,带着问题和准备的学习内容来到乡下,给那些目不识丁的穷孩子讲文化,教他们认字、学常识、讲帝国主义如何欺辱中国人……。“平民教育”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在新民清真小学的教室里,教室里挤得水泄不通,教室外站满了人,人们都想从中了解一个常识,认识一个汉字,掌握一个典故,懂得一个道理。家乡人民欢迎他,百姓赞扬他,学盈的名字逐渐在新民县乡间传开了。

1931年冬,东北大学部分学生迁入北京宣武区章仪门里。学盈仍然利用午后的自习时间继续进行“平民教育”。

 假期“平民教育”实践,使学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内容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教育,激发老百姓的爱国、保国热情。学盈还曾两次到南京晓庄师范,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体系,坚定搞好“平民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1934年,25岁的学盈在东大教育系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新民师范任教。他除教授英语课外,还兼任新民农业学校的农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他把“民族教育”、“阶级教育”的内容融会到“平民教育”之中去。在家乡新民,学盈先后当过“国高”校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为家乡的教育尽心竭力。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学盈和同志们克服种种困难,办起了新民中学。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学盈坚持为学生讲课。后来,由于不满国民党教育厅派来的校长奸诈擅权、贪污不端,学盈一气之下,愤然离开。

学盈对日本帝国主义恨之入骨,对国民党统治视而鄙之。为了实现他一生追求的“教育救国”愿望,他决定开拓新的征程。

创办伊光中学  致力民族教育

1946年,学盈同友人及早期毕业的学生一道创办了以回民学生为主体的伊光私立中学。

伊光私立中学第一批学生有400多人,学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学费收取低微,办学经费自然紧张。办学开始时,学盈及广大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十分艰苦的。身为校长的学盈在办学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和教师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学校越办越好。

在教学工作中,学盈十分注重德育教育。他主张并坚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反对和抛弃简单粗暴的做法,尤其反对对学生进行体罚和训诫。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盈亲自为教师授课。结合教学实例,先后给教师辅导学习了《教育理论》、《教学心理》和《教育学》,籍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教水平。由于学盈及同行的共同努力,伊光中学的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当时的民众眼中,伊光中学名望高,社会反响好。

沈阳解放后,学盈无偿地将伊光私立中学上交给国家(后改为市29中学)。他的这一贡献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评,载入了沈阳的教育史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盈又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打报告,请示恢复了回民中学、回民小学,帮助辽中县成立了回民小学,新建了四所朝鲜族中学,把朝汉合并的十余所中小学恢复了原貌。学盈调任民委、政协工作后,也从未动摇和改变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始终以一个老知识分子、老教育家的身份关注教育事业。

文革落户建平  坚持播撒知识

1969年,“十年动乱”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学盈被下放到辽宁省建中县张家营子公社七家大队中沟小队。这里土地贫瘠,草木匮乏,交通闭塞,百姓贫穷甚至愚昧。学盈所在中沟小队虽然只有百多号人,文盲却占70%。落户不久,学盈的内心又泛起了为农民讲课的愿望。在小队干部的支持下,学盈很快办起了识字班,坚持给村民读报、讲国内外大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不少青壮年和儿童从增长了知识,变得能看一般文章和书写信件了。

1976年,在中沟村插队六年半的学盈夫妇又被安排到建平县第二中学工作。启程之日,全村老少恋恋不舍,有的送来粘豆包、小米和特产,有的泣不成声,一直送出数里之外。乡亲们说:“人家李老师是教育科班出身,他能想到咱穷苦人,俺一辈子都忘不了他呀!”

重返教育战线,学盈感慨万千。但当时刮起的“读书无用论”歪风,同推动历史车轮前进所需要的文化知识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学盈不怕随时可能再一次被扣上“白专道路”、“只专不红”的帽子,在一些政治激进派的反对和非议声中,日以继夜地动员和说服学生复课。复课的大幕很快在建平二中拉开了,走上教学正轨的师生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学盈在建平二中工作生活了近两个春秋,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拥戴。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至今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重视基础教育  支持教育改革

十年动乱结束后,学盈先后任沈阳市民委副主任、辽宁省政协常委和沈阳市政协副主席。从1982年起,学盈任沈阳市政协驻会副主席,主抓文教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沈阳市的普教工作尽心竭力。

学盈始终认为,师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是教育基础的基础。八十年代,他曾连续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到基层单位调研,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制定沈阳市师范教育体系全面规划,以逐步落实。在视察中,他对师范学校的办学条件不甚满意,认为当务之急是办好师范,解决教师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1982年,当时全市有小学236所,其中有72所小学的房舍和场地被一些单位或居民占用。还有一些学校受到其它方面的干扰,如有的窗户被遮挡,影响采光通风,校门通道被阻塞;在操场上乱放杂物,还有散放的鸡鸭,影响体育活动……了解这些情况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激励着他,学盈亲自走访有关部门商量研究解决小学的困难问题。

为促进沈阳市的教育改革,提高普通教育质量,学盈曾在19847月至9月,先后四次召开了普通教育改革讨论会,并同委员一道视察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四所中学。还组织教育界的部分委员去长春、哈尔滨、牡丹江、图们、吉林等市学习教改经验。其后,提出了对沈阳市普教改革的具体建议,为沈阳市规划和发展教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决策参考。

办好多种教育  培养建设人才

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起步早,步子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学盈感到非常焦急。他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必须改革。1985年,在学盈的倡导下,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调查组,邀请了市教育局、劳动人事局、统计委、高教局等有关部门参加,历时两个月,考察了市内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九所,召开座谈会五次,并以政协普教组名义起草了《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加快沈阳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沈阳市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贡献。

1988年,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盈率领部分政协委员去新民县、辽中县对农村教育进行调研,并赴河北省安平县、山东省平度县进行学习考察。回沈后,以市政协普教组名义提出《关于农村教育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市教委领导的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市教委认为,全篇调查报告有事实、有数据、有理论,既提出了教育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村教育的“症结”所在。

对特殊教育战线的师生,学盈尤为关怀,每逢年节,学盈总要到盲、聋、哑、低智能及公读学校看望师生,听取意见,改进工作。1984年,学盈接受团市委的聘请,担任了残疾青年学校的名誉校长和顾问。

学盈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他先后采取举办法律知识教师培训班,亲自听评课,指导教学活动等做法,鼓舞了学员的积极性。此外,学盈还亲自组办回民幼儿园和教师培训学校。19896月,学盈为组建东北大学沈阳校友会出谋划策,随后举办了教师培训中心和东友中学,亲自出任校长和名誉校长。

198410月,北京人文大学成立后,学盈被聘请为沈阳分校名誉校长。期间,他按时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走访看望困难的学员,对学员的来信来访每信必复,热情接待。1988年,学盈被评为北京人文大学优秀名誉校长(前三位)。同年,北京社会高等院校联合会会长刘培植和中宣部教育局曲啸曾亲临沈阳会见了学盈,并高度赞扬他严格管理学校,积极推进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不懈探索,终生为教育奔波的崇高精神。

终身奉献教育  功绩载入史册

1988年,为庆祝学盈老八十诞辰和从教六十年,省政协、市政协、省委统战部、市教委、东大校友会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到场为他祝贺。人们爱戴和敬仰他为教育事业不断奉献的崇高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几十年来,学盈开拓进取,励精图治,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为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市、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沈阳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53年,学盈进京参加了全国回族代表会议,毛泽东主席亲切地接见了他。

196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热情地鼓励学盈把教育抓好。

几十年来,学盈为教育呕心沥血,功绩卓著。自1953年起,他历任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委员、沈阳市家庭教育委员会顾问、沈阳市老龄问题委员会顾问、沈阳市青年智力开发中心顾问、沈阳市青年业余爱好者协会顾问、沈阳残疾青年协会顾问、沈阳市残疾青年学校(康复学校)名誉校长、北京人文大学沈阳分校名誉校长、沈阳市回族振兴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东北大学沈阳校友会副理事长、北京穆斯林文化学会理事、沈阳残疾人协会名誉主席、东北大学沈阳市教师培训中心学校校长、东友中学名誉校长、沈阳市木兰学校高级顾问等等。

学盈近八十年的教育历程,从平民教育起步,进而达到了他报效祖国的愿望,完成了爱国兴学的历史责任。在这其中,学盈的立志、渴望、追求、主张和目标显而易见,这就是学盈一生的夙愿。

2009年,百岁老人与世长辞,我们无比悲痛。学盈曾作诗一首:冲破阴霾百花开,艰辛汗水幼苗栽;春色满园桃李艳,四化献身育栋才。这首《园丁》也正是学盈一生的写照。

让我们以此共勉。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委员会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